上一篇: 女子手指隐痛10年 竟是断针残留作怪 下一篇: 科学家找到膀胱疼痛综合征新干预靶点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科普 > 管理
全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探寻“医研产学政”创新中国答案
2023-02-08
来源:人民网
6351
0
“国家医学中心坚持不走叠床架屋、移木接花的老路,而是一个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重在去“闯”各个链条衔接间的“空白点”,突破束缚医学科研转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制约临床研究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优化阻滞项目建设的程序和手续。

  

  “国家医学中心坚持不走叠床架屋、移木接花的老路,而是一个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重在去“闯”各个链条衔接间的“空白点”,突破束缚医学科研转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制约临床研究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优化阻滞项目建设的程序和手续。

  2022年11月18日,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是提升我国整体卫生健康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医学竞争的新载体。

  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提升百姓健康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产生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欧晓理谈到,老百姓对更高技术含量、更低成本负担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迫切,这也是国家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的初衷。

  与此同时,我国医学源头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前沿医疗技术和医药产品、装备严重依赖国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不到3%,高端医疗器械和设备进口依赖超过70%,不仅有被“卡脖子”的风险,也直接加重了就医负担。

  “我们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综合性医学创新和转化平台,尽最大可能撬动整个行业的力量,尝试去解决临床医学与科研创新脱节、医学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等关键性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希望将医学水平高、科研转化能力强、管理水平突出的医院遴选出来,给予政策、资金、人才、土地等多方面支持,建设一批医学高峰,盘活优质医学资源,加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进一步的辐射带动,推动全国整体医学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重构和扩容,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欧晓理表示。

  樊嘉表示,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是提升我国整体卫生健康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医学竞争的新载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山医院坚持问题导向、健康为先,聚焦国家层面急需解决的、关系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的全局性、先进性、应用性、“临门一脚”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集聚“医、学、研、产、政”要素资源,全力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设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

  “相较于以往建设一个单纯的高水平医院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是一个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回忆起国家医学中心项目设计之初,欧晓理谈到,“当初推荐建设单位入围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时,坚持按照入围的‘十个硬条件’梯次选拔,确保将最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挑选出来,持续给予大力支持,能够打硬仗、啃硬骨头。”

  所谓“十个硬条件”就是指《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代表着创建单位遴选方式的“新”,包括是否达到建设单位科研优势突出、攻关问题清晰、医疗创新企业参与、地方政府支持、运营机制合理等10个方面。

  运行模式的“新”则重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将医院、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聚合起来,高水平医院牵头,提出临床一线需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依托自身科研创新优势深度参与,地方政府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协调解决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运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

  建设的“新”则重在内容。欧晓理补充道,国家医学中心将建设内容延伸至教学、科研、转化、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提高科研攻关内容建设标准,允许适度超前配置高端医疗、科研创新设备,打造引领全国医学领域的功能版块。

  樊嘉介绍,目前通过建设疫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攻关中心、医学研究转化中心、骨干人才培养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中山医院将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瞄准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4个方向,开展科研攻关突破。目前,已在四个方向梳理出多项“卡脖子”“临门一脚”攻关项目,和联影集团在内的60多家国内企业签约共同攻关,通过医工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医院“出题”、企业“答题”,探寻“医研产学政”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00多亿元支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2012年的4.2张增加到2021年的6.7张。但欧晓理也坦言,我国高水平医疗资源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集聚“医、教、研、产、政”要素资源,实现紧密结合、有机联动、整体输出攻关,摆脱以往各自为战、松散“小循环”的状态,这是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必须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探索和国内医疗创新企业在科研创新中深入融合,建立“医-研-产-医”创新循环体系,进行了国际高水平多中心合作,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扩大,高端医药设备依赖进口的格局正在被不断打破。”欧晓理说道。

  “一说起‘卡脖子’大家经常会提到中山医院和联影医疗的合作故事,9年来我们共同探索出‘中山-联影’合作模式。”樊嘉院士表示,“通过核医学科、放射影像科等医生、技术人员与工程师团队之间一次次研究、攻关、调试,全球首台全景动态PET-CT成像系统在中山医院装机,之后从上海走到全国、走向国际。”

  过去9年,联影医疗已有30多款产品相继在中山医院落地,产医融合创新和高水平的应用示范,让国产品牌快速成长并不断成熟,打破进口产品依赖。双方共同开展的PET/MR、世界首款Total-bodyPET-CT探索者uEXPLORER、世界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等高水平临床试验及应用示范,接连取得了一系列临床突破和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硕果。其中,由联影医疗牵头、中山医院深度参与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高端医疗装备行业首次斩获这一科技领域最高荣誉。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聚焦重大医学领域,构建自主可控、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更是实现攻坚“卡脖子”“临门一脚”技术的关键。正是基于“中山-联影”产医融合创新模式十余年的积累,国产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多个“中国第一”“全球首创”由此诞生。未来,联影集团希望依托在高端医疗装备诊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优势,携手国内一批顶尖医院,推动原创性、引领性成果诞生与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的拓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医学中心提供创新力量。

  在欧晓理看来,在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走医院“出题”、企业“答题”的新路子,不断探索推广医院与企业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下的资金筹措使用、成果转化和利益共享、攻关任务分工、治理结构等新范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将全面铺开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继续支持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起步建设。” 欧晓理还透露,后续力争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围绕影响人民健康的长期性、全局性医学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医学技术问题,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医学中心,培养一批领军和高水平医学人才,推动一批临床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促进一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市场应用,形成一批重大疾病防治解决方案,加快我国临床科研医学成果转化、健康产业集聚走在前列。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