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黄晓军荣获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杰出服务奖 下一篇: 张文宏再发声: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至少做...
分享到:
当前位置 : 医卫人物 > 医术人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把握治愈肿瘤最佳时机
2020-09-21
来源:腾讯健康
2030
0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办公室见到王贵齐的时候,他与团队刚刚完成一台下咽癌手术,尚未来得及脱下身上手术服和手术帽,又坐在电脑前批阅文件。

  

王贵齐在甘肃高台县指导当地医生做早癌筛查、诊断与治疗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办公室见到王贵齐的时候,他与团队刚刚完成一台下咽癌手术,尚未来得及脱下身上手术服和手术帽,又坐在电脑前批阅文件。

  他说话语速颇快,走路风风火火,一如他繁忙的工作节奏,“今天有六台手术,晚些还有一个会议”。

  正值中午时分,在摆满医学文献资料的办公桌一角,静放着两瓶牛奶、一盒水果,这就是王贵齐的午餐。

  “在主任繁忙的日程表中,好像就没有‘饭点儿’这个词,他把更多时间都给了患者。”内镜科医生窦利州说。

  王贵齐身兼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农村)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他每周一、周二出特需门诊,原本15个专家号最高纪录曾加到70个,“从早晨八点一直看到下午两点”。他是“国航终身白金卡”会员,经常出差,奔赴全国各地做培训、交流和讲座。

  即便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每天前来内镜科就诊的患者也有150位左右,而在疫情前,这个数字接近3倍。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目前累计确诊8万余人。而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更甚,全国一年新发360多万人,死亡280万人。”王贵齐说,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精神压力和沉重经济负担,“社会对恶性肿瘤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

  自1998年加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至今二十余载,他在对内镜技术“工匠”式的追求和创新中,造福了无数患者,并带领科室从小到大,再到行业领军者,在老一代专家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在他们这一代内镜人努力下,探索了一条中国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之路,目标是“降低癌症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助力‘健康中国’”。

  究竟怎样对待癌症?这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医学课题,但有一点他非常坚定,“就像新冠肺炎一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现阶段最有效的出路”。

  “让身处黑暗的患者看到生命阳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手术室内,一台早期食管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黑色的内镜软管从患者口腔缓慢进入到食管腔,显示屏幕中渐渐呈现出一块圆形的红色病变,薄薄的如同纸张,紧紧地贴合在患者食管的后壁。

  这就是早期食管癌的原貌。在对病灶特征进行仔细观察之后,王贵齐娴熟地操作内镜,先是用刀在病灶边缘外约0.5cm处进行电凝标记,接着在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约0.5cm处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直至病灶均匀隆起成一个圆润的“小山丘”,再用一次性黏膜切开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一点点切开黏膜,精准地对病变黏膜下层进行完整剥离,最后用电凝为创面止血。

  半个小时左右的手术如行云流水一般顺利完成。这半个小时对于患者来说,则意味着一次重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20世纪90年代末,由日本首创并应用于临床,是一种治疗消化道早癌的革命性手术。

  “ESD主要目的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治疗,具有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积表浅病变的优点,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王贵齐说,像这种早期食管癌的手术,无异于“刀尖在纸片上起舞”。

  他为术中最先切开的窗口,也是决定整台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取了一个颇具希望的名字——“上帝之窗”。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会让身处黑暗的患者们看到生命的阳光。”王贵齐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的患者们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王贵齐感受到,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提高,不同于过去一经发现往往就是癌症晚期患者,在日常健康筛查或体检中,发现早期癌变的患者越来越多。

  如今,每年大约有6万名肿瘤患者在全国各个医疗机构做过不同程度的诊断治疗后,因“疑难杂症”来到这里寻求进一步治疗。

  王贵齐告诉记者,内镜科主要是为这些患者进行消化道、呼吸道,鼻咽喉系统的内镜诊断和分期工作,“包括早期诊断治疗、晚期舒缓医疗,同时为内科外科的临床工作提供精准信息,打下良好基础”。

  而内镜,则被称为“医生的眼和手的延伸”。最初,它只是一项检查诊断工具,一旦发现早期癌症,患者往往需要“开膛破肚”,进行大手术。“得益于这些年来‘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包括早癌在内的很多病变都已能通过内镜进行微创治疗。

  内镜从自然孔道里进入,几乎没有伤口,术后两三天即可出院,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重要是获得了和传统外科手术一样的远期生存!

  在王贵齐看来,内镜科早癌手术难度最大的,要数下咽癌。在接受采访前两周,王贵齐与团队曾做过一个下咽癌手术。

  那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下咽后壁早癌到食管,大概有6-7公分长,涉及的器官、系统较多,手术难度很大。“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上帝之窗’,由低位向高位逐渐剥离。”内镜手术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完成,而这台手术用了三个小时。“目前这位患者已出院,术后恢复各项指标都很好。”

  早期癌症患者,术后五年的存活率高达90%以上。

  “在过去,像这种患者的手术,会‘大刀阔斧’直接将器官切掉,虽然能一定时间延续患者生命,但是不能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王贵齐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表示:“我们致力于早癌工作的目标,不满足于让患者术后多延续三年、五年的生命,而是希望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幸福度过一生。”

王贵齐在安徽安庆市做癌症早诊早治中国行的公益活动

  从外科医生转向早癌防治

  成为一名“内镜人”之前,王贵齐是外科医生。走上医学道路,对于他来说,颇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

  王贵齐是黑龙江人,出生于军人家庭。“家里没人从医,考大学时,也没什么特别远大的志向,就这么‘误打误撞’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医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大学期间,畅游于医学的浩瀚海洋,王贵齐不断汲取知识、拓宽视野、锻炼技术,为之后的临床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黑龙江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工作。

  身披“白衣战袍”,手持手术刀,王贵齐自此与癌症病魔短兵相接,走上“没有硝烟的战场”。

  如果说涉足医学领域是偶然,那么工作过程中,王贵齐已对这个“悬壶济世”的神圣职业深深热爱。他积极进取,干劲十足,在担任住院医生期间,“几乎两年没回过家”,记不清写了多少病例,协助老师做了多少台手术,业务能力取得飞速进步。

  最初,他“总想做手术,为患者切除病灶,缓解痛苦,特别有成就感”。但渐渐地,这种成就感中夹杂了更多的失落与无奈。

  在王贵齐记忆中,当时肿瘤外科绝大部分患者发现癌症时已经是晚期,即便再成功的手术,对患者而言,无非是延长短期的生命,大多数患者家庭基本上最后都“人财两空”。

  “当时觉得做肿瘤外科医生很难交到朋友。”王贵齐感慨。虽然在工作过程中,他与很多患者及家属都相处融洽,但随着患者出院,也就断了联系。一年后在大街上再次遇到患者家属时,他突然发现自己“不敢过去打招呼”,他担心患者“已经不在了”。

  那是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因家族遗传因素,不幸罹患结肠癌。见到他的时候,男孩身材瘦削,肚子却胀得很大,经过检查,确诊已是结肠癌晚期,肿瘤布满肠道,造成肠梗阻。

  “结肠癌遗传性很高,由于患者及家属防癌意识不足,没有及早检查,所以确诊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必须做全结肠切除术。”不幸的是,术后两三个月,癌细胞再次转移到肝脏,不久,这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人世。

  男孩是家中独子,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疗,辗转不同的城市,倾尽所有,还是没能将唯一的孩子挽留下来,他们撕心裂肺,悲痛至极。

  看到这一幕,王贵齐无比心痛。作为医者,他感受到了一次次竭尽全力之后,仍然未能挽救生命的无力,也目睹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经历与癌症各种抗争之后,支离破散的样子。

  “特别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很愿意为之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但最遗憾的是,失去的也很多。”

  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大家谈‘癌’色变?为什么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这么差?怎样才可以有效降低癌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带着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王贵齐决定进一步学习深造。工作七年之后的他再次奔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又赴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攻读肿瘤生物学博士后,师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董志伟教授和时任内镜科主任王国清教授,并于1998年毕业后留院在内镜科工作。正是在这里,王贵齐踏上内镜与早癌防治之路,并最终在这条道路上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上消化道癌早诊取得重大突破

  1998年,对于王贵齐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招聘早癌工作带头人,王贵齐受聘为科室负责人,完成从医生涯中一次重大转型。

  对于这次转型,王贵齐曾用文字如此记录:

  “作为一名已经从事十余年临床工作的外科医生来说,放下手中这把手术刀有万般的不舍,对于手中新拿起的这把只有几毫米的小刀充满了未知,对于前途与未来更是充满了忐忑。”

  二十年前的内镜科,在国内几乎是空白。“聘任学科带头人的时候,没人肯来,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看不到前景。”

  虽然前路漫漫,但王贵齐内心非常坚定。“国内有那么多优秀的肿瘤外科医生,不少我一个手术匠。探索内镜这个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未知领域,有可能最大程度为癌症患者的生命护航,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医者的初心。”

  然而,新兴学科的起步也面临着种种困难。由于当时社会普遍缺乏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观念,导致“政府不重视、同行不信任、老百姓不配合”。

  最初只有十几平米的内镜科室,中间用铝合金隔断,里边是操作间,外边是诊室。医生加护士总共4个人,“每天病人比医生还少”。

  为了学习内镜知识,王贵齐与团队参与了一项国际肿瘤合作科研项目,踏上了食道癌高发地——河南省林县。

  1957年11月,时任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上汇报林县“三不通”——“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杨贵的发言以会议简报形式收录,引起周恩来总理高度关注,并指派国务院办公厅同志找到杨贵了解情况,指示针对食管不通等“三不通”“摸清情况,研究出对策。”

  经过几十年发展,林县村村通了公路,又修了人间天河红旗渠,彻底解决路不通,水不通问题。以沈琼教授、王国清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杰出专家也开始了解决“食管不通”的艰辛探索。

  王贵齐在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农村)2015年-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做项目工作总结发言

  踏寻前辈足迹,从医十余年的王贵齐在这里开展食道早癌的交流与学习,并在一场日本专家的讲座上,第一次见到食道早癌的面貌。

  “我们之前见的大多是晚期肿瘤,把食管腔都堵上了,而早期癌症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紧贴在食道壁上。”

  王贵齐认为,自己的路走对了。“我们国家癌症早诊率太低,导致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通过筛查早诊提前发现癌症,就能把握治愈病魔的最佳时机。”

  然而,一提起“插黑管”,老百姓们都直摇头。当时做内镜没有麻醉,内镜设备又非常落后,管子都是半可曲式的,比较硬,操作性、可控性、可视性都比较差,“做起来患者很难受,医生也很苦恼”。

  王贵齐学生、内镜科医生贺舜回忆:“为了让当地老百姓配合做筛查,大冬天里,主任与同事裹上军大衣,戴上大皮帽,开着面包车一次次进村下乡,车上拉着的电视机上循环播放癌症早诊早治宣传片。到了村委会大院,把仪器设备支起来,就用大喇叭发动老百姓过来做筛查。没人愿意来,就发给每人五块钱补助,这极大地鼓励了老百姓积极性。”

  王贵齐说,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最初也只是用于检查和简单治疗,国内还没有手术的先例。

  从2004年起,他先后奔赴美国、德国、日本、荷兰各大医院内镜中心,学习更先进的内镜技术。

  他依然记得回国后第一次做手术时的场景,紧张、忐忑、甚至感到无助。患者术后出血,把他吓得几天都不敢睡,“好在最后结果是好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王贵齐那几年最真实写照。最怕手机响,可即便这样,他也不敢让手机离开自己半步。

  “是患者成就了医生。他们躺在我们面前,一次次地将生命和信任交付给我们,才成就了我们的今天。”王贵齐由衷地说。

  就在王贵齐与团队投身内镜领域默默耕耘的同时,中国癌症早诊早治发展逐渐揭开新的篇章。

  2 0 0 4 年,中国 卫 生部门制定《中国癌症 预防与控制规 划纲 要(2004-2010)》,提出把癌医学研究的重点从治疗转向预防。“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十年癌症预防控制规划纲要,意义重大,标志着国家对癌症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加快推进了内镜科的发展。”王贵齐说。

  紧接着,2005年,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成立,多年后,由于在早癌工作成绩突出,王贵齐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癌症早诊早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此后多年,他带领团队在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大量筛查和早诊,掌握宝贵的内镜临床经验和资料,并逐步探索出中国食管癌高发区筛查技术与及路径,在上消化道癌早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也为中国食道癌早期预防和根治,以及彻底解决“食管不通”的问题,贡献重要力量。

  王贵齐说,上消化道癌是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尤其是食管癌、胃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占全球50%左右,且由于到医院就诊病例90%以上都是中晚期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差,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人群危害甚重。一直以来,国际上尚无推荐的上消化道筛查技术方案或指南。

  “通过多年努力,如今我们在河南省林县、河北省磁县、山东省肥城市、山西省阳城县、四川省盐亭县以及江苏省扬中市,已经实现初心和目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并在基层卫生队伍能力建设及主要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培训、推广与普及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果。”

  今年4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贵齐和魏文强团队合作研究,在消化领域顶级期刊《肠道》(GUT)杂志在线刊发,为其他癌症筛查技术的评价研究提供可复制的筛查效果评价模式,也为内镜筛查技术方案的科学评价提供中国证据。

  此项研究填补中国空白,让国际临床医学领域又一次出现中国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程书钧认为,GUT的这项研究表明,一次性内镜筛查可以降低上消化道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相信随着消化道癌症早期筛查和防控措施逐步落实、推广,若干年后,我国癌症死亡率和发病率将有望趋于下降”。

  “我们能够深刻体验到时代的变迁、国家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进步。原来我们一度仰视国外的同行,现在可以平视,甚至他们在某些方面还要仰视我们。”王贵齐说。

  他希望在未来五年时间内,通过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将全国2800个县,约7.5亿人口全覆盖,每年降低数十万例食管癌、胃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些地区癌症相对高发,是因病致贫最主要因素,几十万个癌症患者背后是几十万个家庭,家庭背后是整个社会。作为内镜科医生,通过对癌症筛查早诊早治保障人们的健康生活,使命责无旁贷。”

王贵齐与消化道癌诊疗高级培训班结业的老师合影留念

  手术太多,手指肌腱累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医疗水平进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的发展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贵齐环视宽敞的会议室:“原来我们科室总共只有十几平米,现在像这样的房间大概有20间。”仪器设备也“更新了几个时代”,内镜软管采用高级复合材料,增加舒适性,在操作性、可视性、可控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内镜科打造了一支医生、护士、硕士研究生等约40人的优秀青年团队。

  贺舜是跟随王贵齐时间最久的学生。2002年,“当科室扩张到第三间的时候”,他作为一名研究生来到缺乏人才的内镜科。现在,每年慕名前来面试的各大名校学生有十余名。

  谈起团队成员的标准,王贵齐认为,首当其冲是“人品”。“每个人天资不同,但只要肯下功夫勤练,专业上都不是问题,人品最重要,尤其是医生,面对生命,德行是底线。”至于如何培养青年团队,王贵齐更重视“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在学生们眼中,57岁的王贵齐身上有着“无穷的精力”。早晨七点左右,他就会来到科室,先将数百位患者病例和检查结果一一过目,把一些需要注意的病例提前做好标注,为医生提供参考,之后就是门诊、手术,有时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到凌晨四点,早晨八点又准时来上班。“累了就躺一会,躺下就能睡着,睡醒继续工作,连年轻人都比不了”。

  2012年,因为手术太多,王贵齐曾经把手指肌腱都累断了,好几个月不能做手术。“以前一台手术做七八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最长一次,从晚上6点一直做到第二天早上8点,护士都已经睡倒3拨了,他还在手术台上。”

  “做手术时,主任会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让我们在不断学习实践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窦利州说。

  有一次,几个年轻医生正在手术,王贵齐在一旁做起“场外指导”,“手上提着点劲儿”,“别着急,顺时针转一下”,“先从浅表开始切”。年轻医生试了几次都不得要领,王贵齐干脆接过内镜器亲自演示,“这有两个斜面,这面不行,就转到另一面开始,保持70度以上夹角”。年轻医生再下刀时明显有了准头,“对,对,就是这样,特别好”。王贵齐都走出门了,又返回来拍拍旁边青年医生的肩膀,“放松点,不用那么紧张。”

  如今,相比于亲自操刀,王贵齐更愿意将手术台交给年轻医生。对王贵齐来说,“自己做多少手术已经没那么重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比我做得更多更好,将内镜事业薪火相传,更加重要”。“我现在就是一个‘备胎’,”他笑着说。

  有一次,科里的年轻医生刘勇想开展关于消化道肿瘤新辅助治疗的研究,王贵齐把内科、外科、病理科的专家都请来,一点也不见外:“大家帮忙看看方案还有哪些不足,从专业角度提提意见,将来研究遇到问题,少不了要麻烦各位,我就把他交给你们了。”接着又对刘勇说:“我就是你的总后勤部长,要技术、要资金,还是要其他中心配合,你列个单子,我去协调。”

  工作上,王贵齐一直追求精益求精。“严厉”“要求高”是团队成员口中的高频词。正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塑造了一个专业技术过硬的杰出团队。近年来,他又投入极大热情与经历,将二十年来对早癌研究的宝贵经验汇编成《消化道早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一书,为从事消化道早癌诊疗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宝典”。

  刘勇记得,去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一次国际消化道肿瘤内镜会议,邀请国内和国际的专家来做演示。其中有一个下咽癌的病例,大会邀请日本一位知名专家去做。

  日本专家当下要求,需要支撑喉镜才可以做这个手术。放入支撑喉镜是为了让咽喉部暴露得更加清楚,但王贵齐认为,放入一个支撑喉镜过程甚至比内镜手术本身还要久,于是指挥刘勇操刀,按照他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方法直接将肿瘤成功切除,赢得参会国内外同行一致认可。

  王贵齐常常说,“独行快,众行远”。“希望今天内镜专业的青年才俊,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大步前行,把中国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作为内镜人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积极做好消化道早癌的预防,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王贵齐在早癌术后与研修交流老师针对手术策略的设计进行交流

  全社会要树立防癌抗癌意识

  每到周一、周二,是王贵齐特需门诊的时间,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在门诊室外排成长龙。

  一位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进来,王贵齐连忙上前搀扶,大声问道:“老人家,您从哪来啊?”“坝上。”

  “那儿可是个好地方,夏天都愿意去。您平时喜欢吃什么?”“年纪大了,就爱喝点小米粥。”“那可不行,光喝小米粥营养不够,您得吃点鱼和鸡蛋。”

  王贵齐边拉家常,边把病历和检查结果看了一遍。患者情况不太好,要马上安排手术。王贵齐小声问旁边的家属:“老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吗?”家属摇摇头。他表现得若无其事,笑着安慰老人:“您的身体挺好的,过两天再来医院做个检查就可以回家了,检查很简单,打个麻药,睡一觉就好了。”

  无论工作多忙,王贵齐对待患者总是充满耐心,笑容亲切。他认为,作为肿瘤医生,他们要面对焦虑无望的病人、面对病人家庭的拮据、亲情的离散,“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安慰,真的意义重大”。

  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患者送他的牌匾,有的患者每逢端午节都会为他送来亲手做的粽子,连续送了六年。“患者表达感谢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回报,就是患者的健康。”

  二十年来,王贵齐已经不再年轻,但他全面推动癌症早诊早治的初心未变。

  “作为医生,仅靠自己是干不过来的,就算我们一天24小时不睡觉,也做不了多少手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推动癌症筛查早诊早治,让癌症患者越来越少。”

  近年来,他利用媒体、讲座、会议等各种平台,矢志不渝地为癌症早诊早治发声,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7年来他所有的提案都与此相关。“癌症防治研究一定要秉持科学态度,在设定目标和科研攻坚过程中,充分考虑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秉持‘精准滴灌’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开展中长期的防治规划。”

  2019年,癌症早诊早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王贵齐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心。

  他认为,现在我们已经迈入新时代,要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健康领域来讲,就是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现阶段肿瘤防治主要任务是提高主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率,提高总体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王贵齐认为,全社会要努力树立起科学健康的防癌抗癌意识,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并规范公众的健康行为;基层医务人员要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肿瘤早诊早治一定要融入政府政策与制度,让新农合、居民医保及商业保险等既发挥保障作用,也发挥健康“指挥棒”作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多数癌症在早期甚至癌前就都被发现,并进行预防和根治,助力健康中国。”

  采访结束时,王贵齐换了一身消毒过的手术服,像一阵绿旋风,又直奔手术室,投入新一场“战斗”之中……


  
0 条评论